来源:活报告
港股市场回购持续活跃 ,今年已累计回购超537亿港元,龙头企业正在以真金白银不断买回自家股票。
实际上,港股的回购力度自去年开始已悄然超越美股市场 ,回购与市值之比连续数年大幅上升,2024年已超过0.5% 。
过去四年,港股的回购活动持续活跃 ,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,自身充沛的现金流以及提高股东回报的目的,腾讯 、阿里等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回购力度 ,推升了港股市场整体回购水平。
而今年以来,港股市场的回购力度继续保持强劲势头,并随着特朗普关税导致市场剧烈波动、恒指大幅回调之际再次升温。
截至4月17日 ,年内港股172家公司已累计回购超过537亿港元,平均每家公司回购了3.12亿港元 。
其中 ,腾讯控股、汇丰控股 、友邦保险三家公司的回购力度最大,分别回购了约210亿、113亿、62亿港元。此外,中远海控 、中国宏桥、快手、太古股份公司 、药明生物等公司亦已回购了超过10亿港元的股份。
从历史经验来看,在港股市场往往发生在熊市期间,回购信号通常也预示市场底部 ,更接近于“雪中送炭 ”式的托底风格 。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行动往往与市场表现呈现反相关性,两者相互影响。
与之不同的 ,美股市场的回购风格更倾向于“锦上添花 ”式——在市况良好时,上市公司往往采取更具吸引力的回购政策以提升每股收益(EPS),进而推动公司市值的整体上升。
据标普环球的数据显示,2024年标普500指数公司累计回购了9425.5亿美元 ,较上年增长18.5%,并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 。
然而 ,从回购金额与市值之比看,美股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回购“强度”并没有上升,反而是有所下降的。即相关公司回购力度虽有增长 ,但明显落后于其估值抬升的速度。
长期而言,标普500指数公司的回购与市值之比历史平均水平约为0.6%。在2005-2007年牛市期间该指标一度突破1%,并在金融危机后长期处于0.8%左右的高水平 。但最近三年该指标却处于下降态势 ,2024年仅为0.5%左右。
而随着今年以来投资者避险情绪显著升温,美股市况大幅回落很可能令一些上市公司降低其回购额度 ,并逐渐令回购与市值形成与“锦上添花”相反的“雪上加霜 ”式下降。
相比之下,港股的回购金额占市值比例正在逐渐提升,并已实际上超越美股市场 。
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,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为基准 ,近三年的回购金额与年末市值之比显著上行,2024年已达0.54%,超越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。
不同于美股市场的高估值压力和政策反复等风险,港股市场正处于性价比极佳的阶段,企业对于回购自家股票显然没有什么“买贵了 ”的担心。
而随着港股市场价值的重估、南向资金涌入下流动性的提升 ,政策的多方位支持以及更加乐观的前景预期,相信这些以真金白银进行回购的企业也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。
相关阅读:市场大跌时,哪些公司在真金白银回购托底?
本文来自作者[33hot]投稿,不代表33hot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33hot.com/qiyexw/202504-702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33hot网的签约作者“33hot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港股回购力度实际已超越美股,“锦上添花”何如“雪中送炭”?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33hot网]内容主要涵盖:33hot网,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百科大全,经验网,游戏攻略,新游上市,游戏信息,端游技巧,角色特征,游戏资讯,游戏测试,页游H5,手游攻略,游戏测试,大学志愿,娱乐资讯,新闻八卦,科技生活,校园墙报
本文概览: 来源:活报告 港股市场回购持续活跃,今年已累计回购超537亿港元,龙头企业正在以真金白银不断买回自家股票...